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11月4日電(孫漢侖)年初以來,嘉蔭縣人民法院認真落實省法院、市委市政府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部署,成立了“三個專班”即執行合同工作專班、破產工作專班、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專班。嘉蔭縣人民法院在全面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充分發揮司法服務職能作用,堅持主責主業,以辦理涉金融企業不良貸款金融類糾紛案件為切入點、發力點,取得良好效果。


原嘉蔭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經過改制更名為“黑龍江嘉蔭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該金融企業作為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的強有力的金融機構,自成立以來,為當地經濟發展尤其為當地農村經濟發展和服務“三農”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但同時也出現了規模不小的不良貸款。

在辦理涉該金融企業不良貸款金融類糾紛案件中,嘉蔭縣人民法院采取了以下舉措:一是暢通“綠色通道”,立案、審判、執行三個部門協同配合,共同推進,努力提高案件質效。在立案環節,對涉不良貸款金融類案件確定專人負責登記立案,對符合條件的案件訴訟費依法辦理緩交審批手續,并及時分案到員額法官手中,盡力壓縮立案受理和分案時限。在審判環節,對此類案件的送達以承辦法官為主,立案庭送達人員為輔,充分克服法院相對于編制數量人員不足的實際困難,綜合統籌調動和利用司法人力資源,做到案件隨傳喚、隨調解、隨開庭、隨審理。對相當一部分數量不方便來法院的貸款戶,及時深入村屯和農戶家中送達、調解,著力提高審判效率。在執行環節,對此類案件做到隨審結、隨執行,審執密切結合,一盤棋開展工作。同時要求執行部門配合審判部門做好訴前和訴中財產保全工作,以有效保證執行到位率。二是強化服務意識,注重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統一,提升當事人滿意度。針對涉金融類糾紛案件的不良貸款戶多數為老弱病殘缺乏勞務能力和收入來源、沒有財產抵押、法律知識欠缺等情況,法院專門設立了法律咨詢電話,方便提供法律服務;還專門設立監督電話,對在此類案件中存在瀆職行為的相關人員進行嚴肅監督問責。同時,充分發揮設在村屯、社區、街道、企事業單位等處人民調解員、司法聯絡員的樞紐作用,全力做好法律宣傳和思想發動作用,促使涉案欠貸戶積極主動應訴,盡其所能償還貸款,有效提高了辦案效率和當事人的滿意度。

嘉蔭縣人民法院辦理涉金融類糾紛案件成效顯著。截止今年10月底,共受理涉不良貸款金融類糾紛案件968件(含舊存18件),占受理全部民事案件總數1977件(含舊存48件)的48.96%,受理的968件已結案880件,結案率90.90%。此類案件已進入執行程序受理487件,占已審結880件的55.34%,占受理全部首次執行案件總數1165件的41.80%,受理的487件已結案211件,結案率43.32%。嘉蔭縣人民法院通過加大力度辦理涉不良貸款金融類糾紛案件,為維護金融安全、優化營商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嘉蔭縣人民法院在嘉蔭縣這塊熱土上,將一如繼往,全力以赴,努力克服各種困難,為當地金融機構、為“三農”、為當地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司法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