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11月3日電(張旭)觀察燈顯、校正配線、下載設備數據……10月31日4時許,在濱洲線海拉爾東站機務整修線上,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海拉爾電務段車載設備車間海東檢測工隊工長潘占輝正帶領著2名工友穿梭于“和諧號”機車車廂內,對車載LKJ設備進行數據換裝作業。

列車運行監控記錄裝置,簡稱LKJ,俗稱機車上的“黑匣子”,存儲著列車運行時信號、線路、橋涵、隧道等車載數據,就像火車的“大腦”,時刻保證列車運行安全!癓KJ數據維護工作是鐵路行車安全的關鍵崗位,容不得半點馬虎!迸苏驾x一邊和身邊的工友說,一邊彎下腰,目不轉睛地觀察著設備的各處細節檢修著LKJ設備,看起來不費體力的活卻讓他的臉上掛上了汗珠。
今年58歲的潘占輝,從事車載信號設備維修工作已有36個年頭;貞浧疬@幾十年自己與車載信號設備的點點滴滴,老潘也是感觸頗深。
剛參加工作時,由于潘占輝文化底子差,學起技術業務很吃力,每天只是跟著師傅王旭光身后,干一些擰螺絲、焊電路、寫記錄、打文件等最基礎的工作,這讓心浮氣躁的潘占輝有些不甘。一天夜里,潘占輝和師傅接到檢測當日機車自停裝置的活兒。師傅為了鍛煉潘占輝主動靠后,看似再平常不過的作業,可潘占輝頓感慌張,一時間無從下手,最終只能站在一邊等師傅指導……看著前來“支援”他的師傅熟練地為操作,年輕的潘占輝羞愧地低下頭,暗下決心,一定要精通這項業務。

為了熟練掌握這項技能,工作之余,潘占輝常常將書本帶在身邊,只要一有時間,他就研究設備原理,鉆研信號設備維護技術,他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并結合電路圖進行現象分析,遇到不懂的問題,他便向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們請教,并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幾年下來,憑著那股韌勁兒,他的理論知識日漸豐富,工作上也得心應手、游刃有余。不僅如此,他還能解決一些技術上的難題,當年的學徒工已成為車間的“技術大拿”。

2008年,隨著機車相關設備不斷優化整合,電務系統組建了車載設備車間。由于重組人員工種不統一,職工素質不均衡,潘占輝時常利用班組會議和大家一起研究實際作業中遇到的疑點、難點,厚厚的學習本上記滿了筆記。每當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他總是第一時間記錄下來,并向車間技術人員、技術廠家請教。一次沒搞明白,那就去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直到把問題徹底講清楚。憑著這股“倔勁”,團隊業務能力迅速提升。
36年來,潘占輝檢修機車信號設備超7萬臺次,檢測LKJ系統設備超2萬臺次……他所帶領的班組,更是從未發生過因數據更換錯誤或漏換引起的行車事故,也從未因檢修不到位發生過責任故障。
讓老潘最難忘的是,一年冬天凌晨4點多,車間傳來電話:“HXN5-174機車運行時速度波動,機車停在哈克站,需要緊急搶修處理!焙ㄋ凉獾乃,立刻睡意全無,迅速趕到現場。經過1個多小時的奮戰,終于完成搶修工作,保證了機車正常運用。處理完機車故障后,老潘沒有回家休息,早上8點毅然出現在工隊,組織工友們完成好一天的工作任務。
提到他曾經榮獲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頒發的“火車頭獎章”。老潘謙虛地表示,自己沒資格,自己不過是運氣好,只要看見我維護過的機車安全駛過,我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唯有奮斗,不負青春。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信號工,潘占輝腳踏實地、默默奉獻,用匠心守初心,為列車運行安全保駕護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