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11月1日電(王玉 王影 王瑩瑩)10月31日,秋雨過后,間或吹過的冷風,夾帶著松花江潮濕的味道,為本來就有些冷的天氣更增添了幾分涼意。韓同強緊了緊身上的衣服,又帶領員工開始在江心島上進行現場施工作業。
韓同強是采油十廠第七作業區注采2班班長,他們班所管轄的江心島距離大慶市區100多公里,共有169口油井、89口水井、4座計量間、1座聯合站,是大慶油田唯一的一處敏感水域開發區塊。
自從2005年來到江心島工作,韓同強這一干就是17年。
江心島,每年都要經歷“開江期”“汛期”“封江期”三個特殊時期。每到“三期”,通往島內的兩座浮橋就會被暫時拆除,無法通車,干部員工就要駐守在島上巡檢。作為站上的“守將”,韓同強一守就是一個多月。
生產區域點多線長面廣,偏遠井巡檢往返路程達到20余公里。特別是進入汛期后,生產區域被江水分割成一個個不同的水域閉圈,深水區域只能坐沖鋒舟巡檢,在淺水地區,韓同強就和同事們穿上水衩、救生衣,拿著探棍徒步巡檢。
無汛當有汛,小汛當大汛!懊康窖雌,我們都要把部分地勢低洼、臨江的井封堵住,防止水淹后發生泄漏!表n同強說,汛期不等人,搶前抓早,就等于搶到了產量。他們一方面提前組織井筒維護、設備維修、電力線路檢修等工作;另一方面積極圍堰護井,最大限度減少雨季和汛期對生產的影響。
水域開發油田地理環境特殊,一旦發生原油泄露,就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注采2班的每一名員工都是綠色生產的眼睛,在做好原油生產的同時,每時每刻都在密切監視油井和輸油管線的運行情況,不讓一滴原油落地。
一方面積極防汛,一方面保證正常生產。開發以來,江心島從未發生過環保風險,大慶石油人綠色采油的承諾經受住了考驗。
韓同強告訴記者,剛到江心島工作的時候,島上條件還不是太好,這十年來環境有了很大改善,特別是得益于采油十廠智能油田建設的推進,員工勞動強度減輕了,工作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
去年,江心島上的一些員工經過專業技能培訓和刻苦練習,由普通的巡線工變成了時尚的江心島“飛手”。
韓同強也是其中一名“飛手”,當他操縱的無人機第一次飛上藍天執行巡線任務時,他是那樣興奮和自豪。他仿佛也和無人機一起飛上了藍天,從空中俯瞰廣袤的江心島,發現自己曾經無數次走過的這片土地原來這樣美。
“采用無人機巡檢后,一些區域實現了白天與夜間的全天候高清巡檢,尤其在夜間巡檢時,它的熱成像和激光測距功能,是打擊盜油分子的‘空中利器’!表n同強說,在每次執行完巡檢任務后,無人機還可以生成巡井報告,自動合成巡檢照片。無人機巡檢加上人工巡檢,為油田綠色生產、安全生產上了“雙保險”。
進入9月以來,大慶油田上下奪油搶產熱火朝天,注采2班也不甘落后。拉滿弓、上滿弦,開足馬力,通過搶產奪油會戰以及各項措施的開展,為最后一季度的搶產奪油贏得了主動。
心隨油動,一切為了產量,一切落在產量,這是石油人與生俱來的樣子,也是石油人內心責任的最好詮釋。
韓同強不是個例,而是整個大慶石油人的縮影。暴雨中滿身雨水也決不退縮,高溫下干勁不減汗流浹背也依然堅守,大慶石油人始終保持為油拼搏、為油奉獻的豪邁情懷與沖天干勁兒,奪油上產風雨無阻,2012年至2021年間,累計生產原油3.52億噸、生產天然氣402.04億立方米,用行動與業績踐行“我為祖國獻石油”的鏗鏘誓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