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10月26日電(張學鵬)說起來你可能不信,但這是真的。在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公司三棵樹機務段有這樣一名25歲的火車司機,卻已經做“公益”近20年。
這個火車司機叫劉小千,2019年從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機輛工程專業畢業,如愿以償分配到了三棵樹機務段,成了一名開火車的“準大車”。

劉小千出生在鐵路世家,祖父劉英賢是鐵路橋梁工,曾參與過京哈線陶賴昭鐵路大橋、拉濱線拉林河大橋等許多特大鐵路橋梁的改造施工和維修作業。哈爾濱的網紅橋—松花江鐵路大橋、濱鐵路橋梁博物館也都曾留下祖父親年輕時的奮斗身影。今年50歲的父親劉海濤也曾是一名開過蒸汽、內燃、電力機車的全能型優秀火車司機,后來因其出色的技術轉入管理崗位。
為人謙遜的劉小千,跟著師傅勤學苦練,很快就從新職工隊伍里脫穎而出,不但成了一名車間兼職教師,還被集團公司授予了“青年崗位能手”稱號!盎疖囶^后面拉的是旅客,咱可得仔細!”小千說,祖父的告誡他一直都記得。

傳承是無聲的,三代鐵路人傳承的不僅是對鐵路的熱愛,還有對社會責任的擔當。
老吾老以至人之老,幼吾幼以至人之幼。父親劉海濤說,幼年時家附近就有一座敬老院,住著“五保戶”和“烈軍屬”。那時,家里并不富裕,父親、母親卻常去給他們送米送面,幫他們改善。2000年,劉海濤接過父親手里的水果、食品開始為敬老院的老人們送吃送喝。2007年,劉海濤組建了,組建了“一米陽光”公益團隊。一晃二十年過去了,團隊已經從1人壯大到200多人,先后捐資幫助了三千多名貧困學生,據不完全統計,受助人群達萬人次之多,他們的事跡也多次被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中華總工會、中華慈善總會等機構報道表彰。

劉小千三五歲便和面包、水果一起擠進父親的面包車里,被拉進敬老院。慢慢地,他也成為了父親的小幫手。特別是逢年過節,劉小千從不“賴床”,早早起來,幫著父親裝車,到了敬老院給老人們講故事、唱歌。父親給老人們理發,他就幫掃地上的頭發;父親給老人們包餃子,他就揉面團;父親給老人們剪指甲,他就一旁背詩給老人們聽。他也跟著父親去貧困家庭里給那些要失學的孩子送去學費。
家里的錢很大一部分拿去給敬老院的爺爺奶奶花了,還有一部分當了貧困兒童的學費,家里很少給他買新衣服、新玩具,劉小千卻沒有怨言。劉海濤清楚地記得,有一年過年,外面都在放鞭炮。劉小千就盯著鄰居家的孩子手里“花”眼巴巴看著,劉海濤忙掏出100元錢遞給小千,讓他自己去買鞭炮。沒想到劉小千卻推回去,懂事的說,爸,那東西沒用,給上不起學的孩子交學費吧……

2007年的一天,10歲的劉小千偶然看到父親拿回來的一本叫《春蕾行動》宣傳冊。他忽然鄭重地向父親說道:“我要把我的壓歲錢給他,讓他上學!”他指著畫冊上的一個和他年紀相仿的男孩。打那后,劉小千的壓歲錢就都捐給了需要助學的兒童。
上了大學的劉小千,在學校勤工儉學,放假回到哈爾濱就到超市打短工,去早市夜市擺地攤。很多同學都不理解,小千你父母都是大國營,你不至于缺錢吧。他們不知道,四年大學期間,劉小千省吃儉用,省下的錢,加上打工賺的5千多元錢,他都捐了出去。上班后的第一個月工資3237元,他拿出2000元通過黑龍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又一次資助了兩名貧困學生。
不抽煙不喝酒不穿名牌,做公益的劉小千,也成了同事們“追捧”的明星。年輕的火車司機們也紛紛加入了“一米陽光”,與劉小千一道開著火車奔跑在公益路上。 (完)